青春校园圈RZ
2、【反诈宣传】新生必备
新生入学后,成为各类诈骗分子的重要关注对象,各类网络诈骗层出不穷。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常见骗局,大家一定注意防范。
一 、学长学姐卖课类
凡是遇到卖课的学长学姐,一律是骗子,包括但不限于四六级、绘画、PS、PR等等课程,,这种大家直接拉黑删除即可。 这类骗子包括两种,一类是社会人士将各类低价兴趣培训课程卖给新生,另一类是诈骗分子以包过、题库等为诱饵,诱导学生购买所谓的期末题库、期末真题、必过课程。 这类骗子常常通过伪装身份:通过社交平台混入新生群,或直接私聊新生套近平,利用“学长学姐”身份博取信任。对于课程进行虚假承诺,宣称课程“包过”,甚至以“免费试听”为诱饵, 诱导学生预付定金或全款。各位同学应该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获取学习资源,拒绝非官方推销。对于兴趣课程优先到各类学习视频网站先听取免费课程,或在无内鬼群、官方新生群内询问学长学姐。 涉及付费课程时,务必核实对方身份,可以联系辅导员确认,并选择正规平台交易。
请牢记“三不原则”:不轻信陌生推销、不随意扫码转账、不泄露个人信息。
二、刷单返利类
新生高考结束后,"常常会尝试网络兼职,骗子会通过发布各类虚假网络兼职,对新生实施诈骗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。
【第一步:前期引流】通过野群、野墙发布兼职广告招募“刷单客”“点赞员”“推广员”,并将其拉入或以免费送小家电、免费技能培训等为幌子拉人建群。群聊,
【第二步:小额返利】入群后,让受害人完成刷单、关注公众号、为短视频点赞评论、刷粉丝等任务,并发放小额佣金,获取受害人信任。
【第三步:实施诈骗】骗子会安排 “托儿” 在群中散布其获得高额佣金的截图,以 “充值越多、抢单越多、返利越多” 为诱饵,引诱受害人下载虚假刷单 APP 做 “进阶任务”,再以 “任务未完成”“卡单”“操作异常,账户被冻结” 等各种借口,诱骗受害人加大投入进而骗取更多资金,直至受害人发觉被骗。​这也是 目前最广泛的骗局,在一些无人管理的野群中频繁出现。此类骗局之所以在校区内屡见不鲜,正是利用了部分同学想利用课余时间赚取零花钱的心理。而那些缺乏 管理的野群,由于没有严格的入群审核和信息监管机制,成了骗子实施诈骗的 “温床”。“托儿” 在群内肆意传播虚假信息,无人阻拦;诈骗链接和虚假 APP 二维 码随意发布,无人管控,这才让骗子有机可乘,导致不少同学蒙受经济损失。
三、紧急通知群
这类群最广泛的特点就是群名没有表明学校,但是信息各种“官方”“紧急”,以此骗取新生信任,进行诈骗,此类诈骗除学生外,也存在很多家长被骗, 家长往往会被骗子忽悠购买所谓清华大学北京大学xx课程,或者购买社会实践证书等等。这些课程没有任何作用,实践证书也均为伪造不被承认。针对学生, 这类骗子主要以社会实践、志愿活动、勤工俭学等为借口,同样这类骗子群没有标注学校名称,并且全员禁言。等待获取新生信任后,逐步实施诈骗。
四、 钻石投票类
这类骗局往往是各种钻石投票,即有偿投票,充值可以获得很多票数, 往往奖品丰厚,比如苹16iPad等等,但是后续投票平台会给虚假账号进行刷票, 让原本排名高的同学们不断充钱冲榜。一场活动如果大家充值的钱达不到业绩, 举办方就会直接跑路,一般业绩要求是奖品价值的5-10倍此类骗局往往寄希望于 家长亲戚充值(会说给省级证书之类的,其实是毫无含金量非官方证书),当转发至朋 友圈后,家长亲威为了支持往往会充值数百元甚至数千元进行冲榜,同时也会吸引更 多的同学进行参与。大家看到此类钻石投票骗局直接忽视即可。由于圈圈不是新生,不 是这些骗子的目标,大家遇到此类骗局,可以截图保留证据,并积极向小圈投稿。小圈会 一并整理到文档,抖音快手搜索“日照青春校园圈”私信留言;微信小程序搜索“青春校园圈”投稿反馈。